国际关系学院学生处组织师生代表赴雄安新区开展
“感知未来之城,勇担时代使命”主题参访活动
2025年4月1日,正值雄安新区设立八周年之际,国际关系学院学生处组织35名师生代表赴雄安新区开展“感知未来之城,勇担时代使命”主题参访活动,深入了解新区科技创新、城市规划、乡村振兴及生态保护等领域的发展成果,感悟新时代国家战略的宏伟实践。
科创引领未来,智慧赋能发展
上午10时,师生首站抵达雄安新区科创中心。作为新区科技创新的重要引擎,同学们通过实地观摩智慧路灯、无人驾驶技术等成果展示,感受科技创新在城市建设中的核心作用。工作人员详细介绍了新区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培育数字经济与高端制造等新兴产业的实践路径,师生们深刻体会到雄安打造“全球创新高地”的魄力与决心。
随后,师生来到雄安规划展示中心,系统学习了新区“三城共建”(地上、地下、云上)的前瞻性规划理念。通过立体沙盘、全息影像等现代化展示手段,师生们沉浸式领略“未来之城”从蓝图到实践的壮阔征程,对“一主五辅”城市布局、生态优先的绿色发展理念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园林传承文脉,产城融合创新
在悦容公园,师生漫步于亭台楼阁与水系绿廊间,体悟“公园城市”建设中传统园林艺术与现代生态文明的交融共生。而中关村科技园的参观则让师生感受到雄安以创新驱动产业集聚的强劲动能,园区内众多高新企业孵化的成果生动诠释了“协调发展、开放包容”的新区气质。
乡村振兴探新路,数字转型开新局
下午活动聚焦基层实践。在安新县端村镇关城三村,师生深入乡村振兴示范点“安创益农”,调研当地通过电商助农、文旅融合推动集体经济发展的创新模式。走进白洋淀跨境电商产业园,师生目睹数字技术赋能传统产业转型的生动场景,深刻认识到雄安以数字经济为支点撬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布局。
在白洋淀码头,师生实地考察淀区生态环境治理成效。通过讲解得知,近年来通过淀泊疏浚、生态补水等系统性治理,白洋淀水质显著改善,碧波荡漾的淀区正成为“华北之肾”绿色蝶变的最佳见证。
青春与国家共振,理想与时代同行
在此次实践调研中,大家不仅全面直观地了解了雄安新区作为国家重大战略支点的规划建设进展,更亲身感受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雄厚底气与蓬勃力量,激发了大家的创新意识和进取精神,为未来工作和学习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未来,国际关系学院学生处将持续深化与雄安新区的交流合作,搭建人才培养、学术研究与社会服务的多元化平台,引导更多学子投身“未来之城”建设,在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书写青春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