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怡彤
2021级国家安全学院
文化与传播系本科生
中共党员
学习成绩:
GPA与综测系内排名第一
六级600+ 专四优秀
学生工作与社团:
2023-2024学年系团总支副书记
2021-2023学年国关学子成员
校爱乐乐团成员
年度志愿工时累计150h+
所获荣誉:
2022-2023学年国家奖学金
2022-2023学年北京市三好学生
2022-2023学年
第十四届校学风建设形象大使
第九届中国大学生公共关系策划创业大赛
一等奖(铜牌)
2023“外研社•国才杯 理解当代中国”
全国大学外语能力大赛英语组写作赛项
北京赛区金奖
壹 探索的客观状态,平和的主观心态
面对过半的大学生活,刁怡彤以“探索”和“平和”来描述她的状态。如果说探索形容的是一种客观状态,那么平和便是她的主观心态。
刁怡彤觉得,“探索”不只是她大学生活的主旨,更是她贯穿人生的向导关键词。具体到眼前的学习,刁怡彤认为文化与传播专业给予了同学们丰富的选择,拥有在大学阶段尽情探索传播学、新闻学、中国文化、电影、公关等等课程的机会。
“虽然在现实的框架下我们对一些学科的了解可能只是浅尝辄止,但我觉得稍作了解,这能够成为你发现你未来想探索的、你真正所爱的第一步。”
再说到“平和”,刁怡彤曾在日记本上写下过这样一段话:“每个人的花期不同,我将会以良久的耐心,在时间的磨砺中去坚实地实践、平和地等待。”
她认为“平和”其实也是一种探索的心态,虽然在功利主义和优绩主义的影响下,人总是会被数字所衡量,但她希望将自我认知和这种被衡量的指标稍作脱离,“我们不是被成绩所标化的,没有必要把自己的追求和价值定位完全放在外界的评价和量化中,反而要去珍视这种探索体验的过程,对于结果不需过度索求。”
贰 广义的学习,内在的充盈
当谈到如何平衡学习、生活和课外活动时,刁怡彤认为这三者并不是割裂的关系,生活和课外活动的内容反而在督促自己做“广义的学习”。大学已经提供了对于课上既定学习任务和课下个人时间里寻求自我发展二者平衡的基本前提,我们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去完成学习任务和课外活动。
课堂上,她会随时记下老师和同学们提出的新颖点,课下去看相关书籍或者短视频来深入了解。
学习之余,刁怡彤也担任着学生工作,她坚信“在其位谋其事”。如果选择加入,那就要以负责任的态度和专业的能力对待每一项任务。而当大三学期,当自己明显感觉到“力不从心”时,她必须做出取舍,如推掉一些社团活动,转而投向对专业的深度探索。
当谈到“充电方法”时,刁怡彤认为自己并非特别需要从外界获取能量的人,独处时她觉得内心会感到更加充盈。相较于热闹的聚会,她更喜欢去公园感受自然的震撼或者去博物馆、咖啡馆感受人文气息,给自己充电。
叁 重视兴趣的引领
如何取舍众多繁复的比赛和活动?
曾经,刁怡彤也因迷茫而选择了一些所谓“含金量”高的赛事与活动。但现在,她的选择愈发清晰,只锚定兴趣与专业方向。“比赛过程中的一些收获其实会是意外之喜。”
比如她提到,自己在这学期参加的中国大学生公共关系策划创业大赛,“每个人都没有想到自己能够走得到这么远,但当抱着玩一玩,感受一把的心态,在途中充满乐趣和意外所获,中间为了它去努力的过程远比最后的结果更重要。”
肆 “大学生活是一串珍珠项链”
刁怡彤将大学生活比作一串珍珠项链,里面的“每一颗”都同等的重要、同等的闪亮,她不希望用批评的心态看待过去,“这样便是在用功利主义的眼光和工具理性去回溯,其实是违背了对体验感的强调。”
在串联“珍珠项链”的过程中,刁怡彤结识了一些可以深入探讨共同话题的朋友,留下了许多记忆深刻的瞬间。这些闪亮的瞬间,成为她永远珍藏的宝藏。
对于“焦虑”这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刁怡彤有她的理解。虽然她期望着心态的平和,但她深知对于有目标但是还没有达成的人而言,焦虑是无可避免的。对于努力过程当中出现的各种意外,其实最重要的是要学会接纳自己的情绪。
“佛教当中它会讲'觉',到最后的这个阶段,可能也就是人对自己的觉知,是一种自觉的状态。所以,对于我自己来讲,是对自我的觉知,或者说对情绪的认知其实也是一种认识自我的开始。”
伍 舞台大不大不重要,重要的是剧目精彩
国关很小,但机会很多,重要的是如何利用。All the information is accessible,而所谓的“信息差”实际只是“想”与“不想”的行为区别,看那么多经验不如自己走一遍。
刁怡彤认为人的精力很有限,我们不可能去走完所有的可能性。当我们不知道该如何选择的时候,可以去看一看身边人的行动,资源上的相近性会帮助我们更加高效的找到答案。要着眼当下,与我们真正有关且能够落实的事情就在身边人的经验中。注重身边真实的存在,或许是破除“信息差”,找到适合自己的好方法。
陆 尾声
刁怡彤的理想状态是:平静却有生机的一潭春水,既有柳树轻拂带来的涟漪,又有过路的人偶尔往里面投掷几颗石子。
虽然目前她还没有找到自己未来坚定学习的方向,但正是开放与包容的心态,让她毫不畏惧。如“一潭春水”那般平静却有生机,“我才21岁,如果我现在能看到未来十年的路,我又会觉得人生很没有意思。”
在人生的逆旅中,祝愿所有人都能不坠青云之志,笑看人间得失,去珍惜体验的过程。